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东明县  > 正文

东明:产业龙头昂 农民腰包鼓

作者: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3-07-14 09:33

盛夏时节,东明县黄河滩区,大片的鱼塘里水清鱼跃;乡村绿树成荫瓜果飘香;村旁生产车间内,机声轰鸣一派繁忙。

近年来,东明县立足当地实际,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头戏来抓,结合东明县“北工南农”主体功能区战略定位,逐片区明确创建方向,精准用力,推动“一片区一特色”,全面推进农产品品质化、乡村田园生态化、乡村产业融合化、农民增收持续化。

绿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东明县抢抓黄河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沿黄乡镇立足黄河资源优势,以发展绿色产业为主。焦园乡通过产业融合、景观打造、环境整治、文化提升等途径,打造黄河大堤沿线生态廊道,栽种绿化树木 16.5 万棵。三春集镇重点打造以绿色为主的现代农业生态园区,园区内种植草莓、葡萄、火龙果、西瓜、果蔬,是集种植、餐饮、游购、康养于一体的大型园区。年均吸引游客 30 万人以上,辐射带动周边群众灵活就业1.5万人次。

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东明县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由增产向提质、提效转变。

2022年7月,小井镇积极协调县东开集团与盛禾农业(东明)有限责任公司合资投资600多万元成立东开百鲜农业科技(菏泽)有限公司,主打高效农业、智慧农业、互联网农业,建有现代农业大棚66个。主要种植口感番茄、礼品西瓜、水果黄瓜、拱棚阳光玫瑰和妮娜皇后葡萄等高档瓜果。

三春集镇的春博园建有智能温室大棚2.6万平方米,主要种植大棚草莓和羊肚菌,每个大棚年纯收入4万多元。在陆圈镇,由东开集团投资 2000万元的绿宝珠生态农业园,主要生产多种生态优质环保瓜果蔬菜,每年季节性用工 2000 人次,促进 100 余户农民年均增收5000 元以上。

民营企业成为乡村产业的生力军

因地制宜,东明县各乡镇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引进培育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拓宽了群众家门口就业渠道。

去年9月,刘楼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无锡客商陈福强投资3000多万元建起了菏泽市伊思特塑业公司,主要生产集装袋,年利税150多万元,附近村庄在这里就业的农民工有180人,第二条生产线7月底试车投产。沙窝镇在外地打拼多年的刘兰敬响应家乡返乡创业的号召,在黄河滩区的翰林苑新村投资建起了服装厂,吸纳了大批农村女工就业。

通过拉长产业链条,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在东明县武胜桥镇,由五得利集团投资7.5亿元的面粉厂,年加工小麦280万吨,年产值60多亿元,年上交税金2800万元,安排就业600多人,同时带动周边运输业、餐饮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特色产业助农民致富

如今,东明县培育“一村一品”专业村130个,其中国家级示范村1个,省级示范村1个,市级示范村65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6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214家、家庭农场532家。 食用菌、特色瓜果、水产品、中药材都是特色农业代表。

通过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培育食用菌加工企业,以及通过举办蘑菇种植经验交流会、食用菌产品推介会、技术培训班等形式,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打造黄河滩区食用菌产业;通过引进优良林果品种、推广矮化宽行种植模式和绿色生态防护技术等,种植樱桃、梨、优质葡萄等特色林果2000亩;利用滩区土壤肥沃、生态环境好的特点,靠龙头企业带动,大力发展虎杖、红花等中药材产业;焦园乡、长兴集乡、沙窝镇、菜园集镇等黄河滩区利用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和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沿堤形成的丰富淡水坑塘发展水产养殖5800亩。通讯员 侯晓娟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